2024年以來,湖北省宜城市僑聯按照市委“小切口、大縱深”推進改革發(fā)展和工作要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暨二十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積極探索推進僑界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秉持“為僑服務、為大局服務”的工作理念,“五心”合力,縱深推進僑界志愿服務,畫好最大同心圓“僑心”篇章。宜城市先后榮獲全國僑聯系統(tǒng)“僑胞之家”典型選樹單位、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張自忠將軍紀念館)、省四星級“僑胞之家”等榮譽。
堅守初心,強化思想引領。依托長賀西餅僑胞之家,建立了宜城市僑心志愿服務工作室,組建了宜城市僑心志愿服務隊,孵化培育并激活了法律志愿服務隊、醫(yī)療志愿服務隊、關愛志愿服務隊等三支隊伍,擁有志愿者200余人。為提升隊伍思想道德,提高政治站位,宜城市僑聯狠抓志愿者政治理論學習,牢記僑心志愿服務隊伍初心使命,引導僑界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同時,將張自忠將軍紀念館納入“僑胞之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組織僑界代表、僑商等前往參觀學習,厚植家國情懷,夯實思想道德基礎。
懷惴童心,點亮孩子心燈。困境兒童,事關千家萬戶安居樂業(yè)、和諧幸福,關系社會穩(wěn)定和文明進步。宜城市僑心志愿服務隊組建以來,以為困境兒童營造安全無虞、生活無憂、充滿關愛、健康發(fā)展的成長環(huán)境為己任,廣泛動員僑界和社會志愿者參與,采取“摸清底數、逐一走訪、心理疏導、重點關注”等步驟,全力打造“僑心+童心同行”志愿服務項目品牌,累計投入愛心資金17萬余元,參與志愿者近300人次,走訪全市517名困境兒童,幫助436名孩子實現微心愿,全程重點關注96名特殊兒童,在他們心理健康成長“最后一公里”,給予專業(yè)的心理疏導,組織78名困境兒童參加志愿者親子活動,讓他們感受到莫大的關愛,撥亮他們的智慧心燈。
葆有孝心,陪伴孤殘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宜城市僑聯心系歸僑僑眷“老小”之“朝夕”,把關愛“一老一小”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重要切入點,聯動多方“聚僑心、匯僑智、聚僑力”,在關愛困境兒童的同時,孝老愛親,組織僑心志愿服務隊志愿者走進福利院與康養(yǎng)基地,開展“愛滿夕陽紅”志愿服務活動,給老人們送去糕點等食品,讓他們切身感受生活的甜蜜;和老人們交心談心,傾聽他們的心聲,給他們按摩、剪指甲,陪伴他們,撫慰他們;與他們互動做游戲、唱紅歌,讓每一個老人精神煥發(fā),享受生活的樂趣,樂享幸福晚年。
服務貼心,活動取得實效。以宜城市僑心志愿服務隊為基礎,孵化帶動社區(qū)成立宜城首家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的“僑心·張怡心理工作室”。以“周三家庭課堂”為載體,一方面邀請法律工作者為僑屆群眾解答法律、政策問題;另一方面開展僑界“四美兩示范”選樹,挖掘僑界先進典型,做好僑界正面宣傳,擴大僑務工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今年以來在社區(qū)共開展僑法宣講10場,討論有關家庭教育、孩子成長、心理健康等話題近30余個,參與志愿者近200人次,受益僑界群眾1000余人次。
奉獻愛心,彰顯社會責任。定期組織僑心志愿者和心理咨詢師深入全市10余所學校,為萬余名中小學生及教師,開展心理健康主題教育巡講,答疑解惑、排憂解難,并重點對100余名學生開展針對性、一對一幫扶性心理輔導,得到學校和家庭的廣泛肯定。2024年11月24日,宜城漢江半程馬拉松鳴槍開跑,宜城市僑心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踴躍報名參加,時刻關注選手的需求,為選手遞上補給水和能量食品,用微笑和加油聲為每一名奔跑者增添動力,用實際行動詮釋奉獻與擔當,他們無疑是“靚麗的配角”,體現了僑界人士為僑服務和為社會服務的“嘉庚精神”。
下一步,宜城市僑聯繼續(xù)團結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堅持為大局服務與為僑服務相統(tǒng)一,堅持國內海外工作并重、老僑新僑工作并重,“服務一老一小”并重,凝僑心、聚僑力、匯僑智、護僑益,廣交新朋友,深交老朋友,以僑為橋,在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心中厚植“根、魂、夢”,最大限度把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開創(chuàng)新時代僑務工作新局面,為宜城建設“千億級、五十強、幸福城”做出宜城僑界應有的貢獻。
武漢市僑聯
黃石市僑聯
十堰市僑聯
宜昌市僑聯
襄陽市僑聯
鄂州市僑聯
孝感市僑聯
荊州市僑聯